孩子的身高对每个父母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不是很高的父母,他们会更担心孩子将来会继承谁。许多父母问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定很矮吗?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60%-70%的身高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剩下的30%-40%是由饮食、睡眠、运动和其他后天因素决定的。因此,即使父母不高,也不要气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发育,注意后天因素。他们仍然可能长高。
1.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
除了学习,孩子的身高也是父母关心的问题。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班级中排名第一,年生长高度低于5厘米,可能会出现生长障碍,详见下表。
2.定期检查儿童身高的变化
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速度不同,通过标准数据比较往往存在很大的错误,提醒家长也要注意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观察生长速度,测量身高要求同一人…同一英尺。
一般来说,婴儿期(0-2岁)是人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年长7厘米;儿童期。学龄期(3-9岁)儿童的生长速度相对恒定,平均每年长5厘米左右;青春期(9-14岁左右)是最后一个生长高度阶段,平均每年长6厘米左右。
3.比较年龄与骨龄的差距
骨龄比实际年龄更龄更准确地判断人体的成熟程度。我们通常所说的年龄是指实际年龄,骨龄是儿童和青少年骨骼的实际发育程度与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的发育年龄。我们称年龄和骨龄之间的差异为骨龄差。
1.注意营养均衡合理
6个月后,婴儿将开始添加补充食物,及时添加各种泥浆食品和固体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身体获得增加身高的营养。
2.多带孩子锻炼
父母可以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因为锻炼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提高生长激素的敏感性,加速其分泌。同时,锻炼还可以增加儿童的免疫力,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疾病会影响全身各组织的发展,导致生长停滞。
3.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
婴儿通常在出生后3-6个月建立生长激素的昼夜分泌规律,他们80%的生长激素是在晚上睡觉后分泌的。因此,帮助宝宝有规律的睡眠,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婴儿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另外,宝宝9个月后,妈妈要开始停止夜奶,否则会影响宝宝的睡眠。
4.注意补充维生素D
婴儿可以在出生几天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可以帮助婴儿促进钙的吸收,但由于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长高,他们必须两手抓住遗传和后天因素,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端。当然,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即遗传,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如果有人真的介意,你可以在择偶时做出选择。父母应该牢牢把握影响孩子身高的后天因素。例如,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阶段,饮食条件应该跟上,营养应该平衡;多带孩子出去锻炼,做一些弹跳运动;最好让孩子在晚上10:30前睡觉,等等。简言之,只要父母有,有计划地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孩子就会长高。